让世界惦记“24道拐(图)
微电影创作团在安南古城取景。 陈亚林 摄
微电影创作团在沙子茶园拍摄。陈亚林 摄
微电影创作团在观景台拍摄晴隆“24道拐”。 陈亚林 摄
用微视频讲述不一样的晴隆故事
8月8日至9日,全国百所高校的200余名大学生走进晴隆县,通过手中的镜头,用微视频讲述不一样的晴隆故事,展现晴隆风情。
“很震撼,抗战时在最艰苦的地方,能把这条路开辟出来,把战略物资送到内地,真是不容易。”在参观完著名抗战公路“史迪威”公路经典路段——晴隆县“24道拐”后,本次微电影采风创作活动负责人、中国国际影视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贡吉玖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织全国高校的大学生到晴隆拍摄微电影,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把晴隆介绍到全国去,让全国的观众到这里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贡吉玖说,微电影不是简单的拍摄和记录,一部微电影作品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最深刻的表达、吸引更多目光,不仅在内容和思想上要创新,还要在画面、拍摄手法上有独特见解。
据了解,本次全国大学生夏令营微电影采风团队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200多名大学生。学生们将以影视人的独特方式,重点拍摄晴隆县的红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这既是一种历练,让更多“90后”大学生通过创作微电影成长起来,也利于把晴隆县安南古城、“24道拐”、彝族火把节、原生态茶园等更好地宣传出去。
“晴隆县将抓住机遇,挖掘丰厚的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影视精品。”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晴隆“24道拐”又增添了活力,成为全国大学生微电影采风创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对进一步弘扬和继承抗战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发展晴隆的红色旅游也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报记者综合稿)
晴隆彝族火把节——狂欢之夜。 张德厚 摄
“火把节”,激情的狂欢之夜
火红八月宾朋到,欢乐彝家不夜天!8月8日晚,晴隆县第五届彝族“火把节”在安南古城广场隆重举行。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彝族同胞再次点燃吉祥的火把,奏响动情的乐章,跳动欢快的舞姿,放飞心情,放飞梦想。
篝火点燃的瞬间,整个安南古城沸腾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燃烧的火焰映红了人们的脸庞,点燃心中澎湃的激情,彝家儿女用最原生态的舞步喜迎远方的客人。熊熊燃烧的篝火,欢悦跳动的火焰,昭示着彝家的丰收和希望,昭示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红红火火。(杨 浩)
三宝学校舞蹈队为数千观众献上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 张德厚 摄
和谐舞蹈队表演《西班牙斗牛士》。 陈亚林 摄
歌伴舞《我的苗乡》。陈亚林 摄
好歌旅游节,留住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8月7日晚,晴隆县安南古城广场内彩灯闪烁、舞步轻快、歌声悠扬,黔西南州万峰林美丽乡村·好歌旅游节文艺演出在这里精彩举行,数千名城乡群众观赏了这场异彩纷呈的演出,共同留住了这一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文艺演出在造音乐队深情投入、活力动感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造音乐队演唱了《AMANI》,表达了用爱驱散战争,渴望和平、爱好和平的人类共同心声。随后,女声独唱《美丽神奇的地方》《我的苗乡》,男声独唱《天路》、男女声对唱《为了谁》,舞蹈《西班牙斗牛士》、大合唱《军民团结一家亲》《我的祖国》等节日依次登台演出,带给现场观众丰富的视听盛宴和美的艺术享受。由三宝学校舞蹈队表演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极富视角冲击力的脚上功夫,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素有“东方踢踏舞”美誉的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让观众沉醉其间,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最后,文艺演出在女声独唱《好运来》欢快动听的歌声中落幕。(杨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