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孩手被机器绞断 兴义医师10小时手术接上(图)
副主任苏忠林(右)查看患者伤情。
亮点黔西南讯 又是每天的例行查房,当看到十几天前接受再植手术的患者恢复顺利时,兴义市医院骨科二病区苏忠林副主任心中感到欣慰。要知道,如果没有院方的坚持和医务人员持续10小时的手术,这位年仅5岁的小女孩将失去左掌。
事情还得回到半月前。
面对断腕意外,家属声称放弃治疗 兴义市医院坚持抢救
2015年7月29日,家住盘县的5岁女孩王某,左手不慎被正在开动的机器自手腕部切断,血流如注,断离肢体掉到机器里受到二次绞伤。惨剧发生后,王某的家属拆开机器,寻找到绞掉的断肢,在当地卫生院进行简单包扎后送到兴义市医院骨科二病区,到达时已是晚上八点,值班医师立即通知已经下班的苏忠林副主任和其他几名手外科医师。
时间就是生命,越早手术,王某的手存活的可能性就要多几分,苏忠林等医务人员火速赶到医院。
医务人员忙着抢救,制定手术方案。事情此时却发生了转变,王某的爷爷告诉医师:王某的父亲因为家庭困难提出放弃治疗!
家属的决定,让医务人员感到惋惜:有抢救的希望,如果放弃,小女孩将因此遗憾终身,美好的未来就此断送。
从医的职业道德让医师不愿放弃,但家属的态度让大家为难,医务人员将王某病情和家属意见上报,兴义市医院杨玉林院长获悉后,立即表示:尽快为小女孩手术,不能因为治疗费耽误孩子的病情。在当日总值班赵本金主任的几经劝说下,王某的父亲最终同意手术。
医师奋战10小时 再植手术获成功
在手术室,苏忠林副主任检查发现,王某的手绞伤严重,多处神经、肌腱断裂,多处软组织缺失,血肉模糊。在麻醉师和医务人员的协助下,苏忠林副主任、王小强主治医师先从被绞伤的断腕中清出完好的骨头和组织,用克氏针将骨头固定,然后用比发丝还细的手术缝线将血管一根根接好,接上肌腱,因孩子的血管太细了,只能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医师连眼睛都不敢多眨。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下,王某的断掌被接回,拇指、中指、小指、无名指成活,只有食指由于损毁严重无法修复。
这台再植手术,从0时35分开始一直做到10点,整整10个小时。
手术最大的挑战,是要把被切断的所有血管及神经全部接上。因为要想王某的手指完全恢复功能,必须将这些血管、神经一根根对应,再一根根接起来。再加上患者年龄小,血容量少,耐受力差,血管细小,血管脆嫩、吻合难度大,手术风险比大人要大很多。
目前,王某的断手已经顺利成活,情况稳定后医师将对缺损皮肤及缺失的肌腱进行修复,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王传寓 霍薇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