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专家”学炒股,义龙一务工人员被诈骗18万!
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如今又穿上了理财的外衣
一些网络投资平台上经常出现
“高级理财师教你投资”
“低门槛高收益”
“随进随出高收益”等字眼
这些充满诱惑的词汇
总是让投资者蠢蠢欲动
义龙辖区案例
2020年3月30日,在义龙务工的卞先生在使用电脑上网时,从网页中弹出一炒股网站及二维码,卞先生使用自己手机扫描二维码添加到“K线俱乐部”微信群内,该群内发布炒股老师授课讲解炒股的链接,卞先生点击进入链接听其讲课后,按照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了一款“甬兴资管”APP安装在自己手机上并进行了实名制注册,注册期间卞先生都在微信群内观看授课老师讲解炒股。4月13日至22日,卞先生分别按照授课老师的的操作方法从自己的银行卡内前后10次充值总金额24万元人民币到“甬兴资管”APP公司账户及个人账户用于炒股,期间4月21日,卞先生提现6万元到自己农业银行卡内,4月23日卞先生发现自己炒股只剩余71950元人民币在“甬兴资管”APP个人账户上,并发现“甬兴资管”APP上炒股剩下的71950元无法提现到自己银行卡内,而“甬兴资管”APP的网页也停止使用。卞先生通过手机百度查询“甬兴资管”APP相关信息,发现该APP为不正规平台,卞先生共被诈骗18万元。
不法分子实施此类诈骗的基本“套路”
第一步诱惑
利用网络投资平台传播、购买“外汇、贵金属、期货、指数”等,用“理财专家、炒股专家、金牌讲师、高额回报”等字眼诱惑受害人。
第二步小利引诱骗取信任
投资人在第三方平台进行投资后,开始会让投资人获得些许利润,取得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继续诱导
利用“内部信息”、“大行情”等虚假消息诱导其继续加大投资额度。
第四步诈骗成功,退出平台
谎称“账户异常”、“爆仓”等情况致使投资人血本无归,不仅如此,有的微信群一旦得手后就立即解散,销声匿迹。
警方提示
1.投资者对超高收益的投资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暂时的高利率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
2.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盘”。
3.不要向陌生个人账号汇款转账,向平台注资时要多方验证是否合法正规。一旦遭遇诈骗,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报警。
4.微信、抖音等平台上认识的男女朋友,荐股、释放所谓内幕消息之类的,都是骗子的惯用伎俩,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他们搭建的非法理财平台、钓鱼网站,诱骗受害者在上面投资。个别受害人会在前期获得短暂小额收益,一旦投资数额巨大,网站就会出现打不开的状况,甚至于网站背后的骗子卷款潜逃。

网络投资和股票,都是骗子设的套!
高额回报是场梦,勿让钱财变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