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姐弟俩 撑起一个家
爸爸去世,妈妈出走,爷爷瘫痪。
坚强姐弟俩,撑起一个家。
姐姐赵平,17岁,黄平县民族中学学生;弟弟赵强,14岁,黄平县湖里中学学生。
在老家黄平县一碗水乡一碗水村,说起两姐弟的故事,村里大妈几度哽咽,频频伸出大拇指:“孝顺没话说,读书也上进!”
他们是黔东南州美德少年、贵州省美德少年,荣登中国好人榜、贵州好人榜。今年,弟弟赵强又被评为全国百名美德少年。
爷爷不要哭,我们照顾您!
2000年夏天,赵平赵强的爸爸从树上摔下,不治去世。
姐姐赵平刚满两岁,赵强还在妈妈腹中。
第二年,妈妈在生下赵强六个月后离家出走。
姐弟俩跟着爷爷赵大成一起生活,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爷孙仨相依为命,倒也知足。
2011年初,赵大成患脑血栓,造成左侧肢体偏瘫,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那一年,姐姐赵平13岁,赵强10岁。
面对两双迷茫的目光,看着两张稚嫩的脸庞,想到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赵大成老泪纵横。
懂事的姐弟安慰爷爷:“爷爷,不要哭,我们已经长大了,以后就让我们来照顾您吧。”
说到做到,坚强**弟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瘫痪的爷爷,用稚嫩的双肩撑起这个家。
两个10来岁的孩子,要照顾好一个瘫痪老人,辛苦可想而知。
每次爷爷上床下床,姐弟俩一人抬上半身,一人抬下半身费好大劲才能完成。
老人心疼孙子孙女,便自我控制饮食和饮水,尽量减少大小便次数。半年下来,老人的体重从50多公斤减到40多公斤。
看着爷爷一天天消瘦,懂事的姐弟俩非常心痛,想方设法把最好吃的留给爷爷,一有空就陪在爷爷身边,给他讲故事,拉家常,尽量让爷爷有个好的心情。
我是男子汉,能顶这片“天”!
2012年9月,姐姐赵平考到县城中学读书,照顾爷爷的重担落在11岁的小赵强一人肩上。
赵平去县城学校报道那天,赵强依依不舍送她上车,“姐姐,你放心去吧,我能照顾好爷爷!”
没有姐姐陪伴和帮助,赵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独,懂事的赵强大多数时间都陪伴在爷爷身边。
每天一放学,赵强总是急急忙忙赶回家,煮饭、洗菜、切菜,给爷爷端水喂药、倒屎倒尿。
每天还有一堂“必修课”,就是给爷爷按摩。肩膀、胳膊、腿、脚……他细致地帮爷爷按摩每个部位,手法十分娴熟。
手酸了、累了,稍作休息又继续,不一会额头上就冒出细密的汗珠。
“小强,累了吧?差不多就行了,赶紧去做作业吧!”爷爷心疼懂事的孙儿。
“爷爷,我不累,再按一会儿。”赵强边说边继续给爷爷按摩。
姐姐去城里读书后,最让赵强发愁的,还是照顾爷爷上床下床。10来岁的孩子力气太小,无法把爷爷抬上抬下。
聪明的赵强想出个办法:在床的一头拴根布带,早上起床,爷爷双手拉住布带往上使力,他抵紧爷爷的后背往前推,将爷爷扶起来;晚上睡觉,爷爷借助布带一点点往下放,赵强在后面小心翼翼地扶着,帮爷爷平稳躺下。
在生活的磨砺下,赵强一天天成熟。做饭、炒菜、洗衣、铺床、叠被、打扫卫生,样样拿手。
“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得把这片‘天’给顶起来!”赵强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豪与自信。
爷爷抚我小,我养爷爷老!
艰难的生活,磨练意志品质。姐弟俩在校一直成绩优异,表现突出。
2014年9月,赵强升入湖里中学。难题又摆在姐弟俩面前:都进城读书了,爷爷怎么办?
有人给他们出主意:送到养老院去。
姐弟俩断然拒绝了好心人的建议,“小时候,爷爷再苦再难都没把我们送进孤儿院,我们也绝不会把爷爷送到养老院去!”
姐弟俩下定决心,带着爷爷去城里上学!
姐弟俩的孝心感动了社会各界,黄平县委、县政府免费为祖孙三人提供了一套房子,帮助姐弟俩实现愿望。
姐姐读高中要住校,照顾爷爷的大部分重担,还是落在赵强身上。
早晨6点起床,为爷爷做早饭;
7点半赶到学校上早自习;
中午放学后到菜市买菜,回家做午饭,照顾爷爷吃完饭后赶回学校上学;
晚上吃完晚饭,给爷爷按摩、洗脚、洗衣服、打理家务;
扶爷爷睡下后,看书做作业,温习功课。
赵强告诉记者:像打仗一样,每天都要到晚上10点半过后才得休息。
“是我把他们拖累了。”74岁的赵大成老人有些自责。
一旁的赵强打断爷爷的话:“我们现在为您做的,都是爷爷曾经给我们做过的。小时候,您为我们洗脸洗脚、煮饭洗衣,您生病生活不能自理,我们不照顾您谁照顾。”
“我这两个孙儿有孝心!我要努力多活几年,亲眼看到平平和小强苦尽甘来。”
说起孙子孙女,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和憧憬美好生活的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