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风潮涌 城镇靓如画 义龙试验区特色新型小城镇建设见闻
秋日的义龙,天空碧蓝如洗。驱车从城区下乡,就会看到现代化的城镇中散落着一间间风格相近的民居,一个个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风情小镇。城市周边的家园靓如画,一条条散发着黔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景观带将城市和乡村渐渐连成一体。
被省、州确定的示范小城镇建设正在按照规划如火如荼、紧锣密鼓地进行。
漫步鲁屯古镇,寻觅古镇故事,感受军屯文化,追寻那些遗失的繁华和失落的人文精神,不禁心生感慨。军屯古镇鲁屯地处试验区核心区内,在建设中,鲁屯这个沉淀了600多年军屯历史文化的古镇,正在张开双臂,吸纳聚集人口、产业。镇区目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古街修复,景观河道改造,新建了水体公园、旅游服务中心和三个民族文化体验馆,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在试验区的土地上,同古镇鲁屯一样,各镇都搭上了小城镇建设的“快车道”,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魅力小城镇串珠成链。
龙广历史文化古街、环城路改造,新桥城市综合体,雨樟魅力生态小镇等建设,也在同时发力冲刺,都在挖掘各自特色,把历史文化与民族元素结合起来,围绕古城、古镇、古村寨、古建筑和古驿道,建设旅游景观型、商贸型、宜居宜业型的小城镇。
小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如何突出地域特色、挖掘文化内涵,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的美丽城镇,是试验区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试验区成立以来,紧紧抓住我州承办第四届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的东风,以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思路,抓重点、攻难点,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加速了全区小城镇建设进度,加宽了小城镇绿色尺度,突出彰显“青山绿水、苗布乡情、乐居宜业、古镇风情”特色,把示范小城镇建设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验区、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示范区,成为以城带镇、镇村联动、一体发展的重要载体。
在示范小城镇建设中,全区以“5+2”、“白+黑”的工作常态,通过实行产城互动为支撑、镇景融合为亮点、镇村联动为载体,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为特色,全区一批示范型小城镇正在升级转型、率先崛起,一幅幅美丽城镇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全区重点推进鲁屯、新桥、龙广、雨樟4个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新建、续建、改扩建城镇道路、污水处理及管网建设、给水排水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及环卫工程、供水及管网建设等项目5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0.7亿元。根据今年半年督查考核和调度的情况,在建项目11个,完成47个。仅今年1月至8月,全区小城镇建设共计完成项目投资8.7亿元;“8个1”和“8+3”及“8+X”基础设施建设在建项目25个,完成4个,完成投资1.56亿元;其他项目完成投资2.07亿元。
示范小城镇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从2013年到今年8月,共签约项目46个,签约资金47.3亿元,累计到位资金12.3亿元;全区4个示范小城镇融资到位资金5380万元。
如今的义龙,正在借助“三路三桥三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依托园区众多生态可持续发展企业,以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为带动,为全区9个镇的特色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子;如今的义龙,正以无穷的魅力,书写着新型城镇化示范小城镇建设的新篇章,正以崭新的姿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贸经营者和观光旅游者。
作者:特约记者 韦贞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