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展示,民族文化厚重、神奇而浓郁(图)
“四印苗”纺线、织布演示。
写在前面的话:
日前,晴隆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旅游局举办文化遗产宣传活动,现场展示傩戏《庆坛》、布依《小打音乐》、“四印苗”织布、“阿妹戚托”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晴隆县城莲花池休闲广场中心,跳响了被誉为“东方踢踏舞”的三宝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的鼓点;布依族“小打音乐”以其悠扬的曲调引来众人围观;“四印苗”古老的手工织布令现场妇女不断惊叹;而充满着原始的“巫”文化的“喇叭苗”傩戏《庆坛》更吸引了中老年人驻足观看。群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零距离接触,为厚重、神奇而浓郁的民族文化折服,更为自己拥有的民族文化而自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阿妹戚托》
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展示。
《阿妹戚托》,彝语为“姑娘出嫁舞”,是依存于彝族传统婚姻礼俗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出现于传统婚嫁习俗中,现也用于“火把节”等节庆活动。“阿妹戚托”是当地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一民间传统舞蹈源远流长,已有500年以上历史。“阿妹戚托”在1956年曾作为优秀民族民间舞蹈进京演出,表演者文少清等六人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妹戚托”是一种群体性舞蹈,主要运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运动变化,以“哄的”(插秧)、“区朝租”(喂狗饭)、“哑高堵”(踢鸡冠)等12个舞蹈语汇组成。无特定音乐伴奏,表演者手拉手轻盈踏地起舞,形成独特“踏地而歌”的舞蹈表演形式。
现今居住于北盘江流域的彝族为白彝支系,据历史记载,其族群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从云南等地迁徙而来,舞蹈“阿妹戚托”也随彝族先民迁徙而来。“阿妹戚托”是当地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整个舞蹈动作连贯、娇健有力、欢快热烈,每个动作都有特定内涵,包括婚姻礼俗、农耕劳作、知识教化和审美娱乐等方面,再现彝族先民的生活情趣,折射出原始古朴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