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多彩贵州

贵州“扶贫攻坚”“生态建设”双提升 绿了青山富了民(图)

新华网贵州频道2015-07-21浏览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村民马正学在屋前展示自己获得的由劳动部门颁发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2015年1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0日电(记者王念 杨洪涛 李惊亚)年均减贫人口超过10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5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地处“两江”上游的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保住青山绿水、发展生态产业的同时,力推精准扶贫、绿色扶贫,逐步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的发展之路。

  绿色扶贫攻坚拔寨 挪穷窝换穷业挖穷根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喀斯特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石漠化现象严重,土地零散、贫瘠、破碎,耕种条件差,不少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同时,贵州肩负着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任,面临区域整体贫困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并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与生态环境脆弱并存、人口素质偏低与公共服务滞后并存的“三重矛盾”。

    为让贫困地区群众尽早脱贫,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列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取得了显著成效。

    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岩溶地带的海雀村海拔2300多米,是毕节市赫章县最边远的一个村。30年前,当地村民为填饱肚子,曾一度毁林开荒把玉米等种到山顶,但种出的粮食仍不够吃。

    意识到不能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老村支书文朝荣带领群众在1万多亩的荒山上种树。如今,万亩林地染绿了山梁,成为绿色银行,群众也逐渐摆脱贫困,腰包慢慢鼓起来。

    海雀村的变迁,是贵州绿色减贫、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当前,一系列扶贫攻坚的有效措施正在贵州大地上加紧实施。

    ——为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贵州提出在2020年前,将依托小城镇和产业园区,把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47.7万户204.3万农村人口搬出深山。

    ——为帮助贫困农户“换穷业”,贵州构建“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并积极推进小额信用贷款,拓宽扶贫融资渠道。

    ——为彻底拔除“穷根”,杜绝贫困代代相传,贵州全面实施教育“9+3”计划,实行三年免费中职教育,计划在2017年前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做到“直接培训1人、就(创)业1人、脱贫1户”。

    同时,针对贫困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贵州还全面实施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六个到村到户”,确保扶贫资源精准瞄准贫困群众。

    今年5月,贵州又要求省级干部带头示范,各级干部整体联动、整合力量,遍访贫困村和贫困户,确保实现对全省9000多个贫困村和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养殖大户王国友在自己家的院坝里喂牛(2015年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月29日,游客在地处贵州省西北部的草海湿地游览。新华社发(杨文斌 摄)

  坚守发展生态两条底线 “多彩”贵州拒绝污染

    致力于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金山银山百姓富”,以“多彩”著称的贵州向污染“说不”,牢牢拧紧生态保护的“紧箍咒”。

 1/3    > >>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本网(黔秀网 www.qianxiuwang.com)所刊登照片、信息内容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并署名来源)如有侵犯权益,请于作品发布后的5日内与本网联系;Email :qxnrmw@163.com ;微信:Alne7879

相关推荐

兴义市雄武乡中心幼儿园开展学习《贵州省文明行动促进条例》(图)

兴义市雄武乡中心幼儿园开展学习《贵州省文明行动促进条例》(图)

悟思想创新绩 - 中共兴义市下五屯街道中心小学支部学习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精神(图)

悟思想创新绩 - 中共兴义市下五屯街道中心小学支部学习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精神(图)

兴义四小民航校区“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督导检查(图)

兴义四小民航校区“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督导检查(图)

图集

资讯 风情 玩遍黔西南
以上为推荐点击查看更多图集>>
广告

猜您喜欢

旅游 教育 招聘
走进心理,成为更好的自己 - 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民航校区2023春季心理健康社团开班(图)
兴义市则戎镇硐山小学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图)
兴义市盘江路小学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活动(图)
查看更多+
广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