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黔西南新闻

黔西南州:融合式搬迁搬出老乡的新生活

黔西南日报戴时昌2016-10-10浏览

    过去艰苦,如今找到了家的感觉,在2号院,这样的故事不止何清与袁成云——
 
    2号房陈峻良家,由于条件艰苦,一年前,妻子离家出走,他一个人一边挣钱养家,一边照顾孩子,其艰辛可想而知。前不久听到在镇上分了房子,妻子又回到他身边。
 
    5号房陈顺海家,俩夫妇在贞丰县城卖烧烤,现在搬了家,打算回来者相镇上卖11号房龚长仁家,在家门口卖岩蜂蜜……
 
    江华海家是兜底对象。一家7口人中,5人享受了低保;政府就安排江华海的妻子孙健英在院子里做保洁,除了“五险一金”,每个月能领到1200元;又帮他办好卷烟零售许可证,开了间小卖部,邻居都照顾他家的生意,一天少说也有二三十元的收入……
 
    何清说:“从老家搬过来后,老乡都有家的感觉;脸上的笑容多了,都说过上了幸福生活。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老乡的幸福生活,是黔西南州坚持融合式搬迁“搬”出来的。
 
    何为“融合式搬迁”?用黔西南州委书记张政的话来讲,那就是易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的搬家、建房子,而是要搬“神”。“神”即人心,把心搬出来既是核心又是基础。唯有这样,搬迁群众才能在搬入地真正稳得下来、谋划发展。如何搬“神”?通过“四方五共”,把老百姓的生活习俗、文化遗存完整地搬出来。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针对一些群众存在对未知世界的恐慌,担心搬迁之后生存、生活困难等问题。黔西南州创新提出和运用了“七个搬出”。即,搬出渴望、搬出文化、搬出产业、搬出倍增、搬出尊严、搬出动力、搬出秩序。着力解决难搬出、难稳住、难发展、难融入的“四难”问题。
 
    黔西南州对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里所有物质的、非物质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统计。易于产业化的,通过企业挖掘包装做大做强产业,布依风情小镇里的藤编厂、手工刺绣坊、贞丰苗绣作坊等等,都来自搬迁群众自身。不易产业化的,比如以前用过的石磨、老屋的木制门窗、农具等等则放到乡愁馆里,成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文化产业园里,不仅竹编技艺更加值钱,甚至老人逗鸟、抽旱烟等都成为游人争相观看的对象。通过对生活习俗、文化遗存的完整搬迁,群众不仅实现就业,更实现了对自身文化认同与传承。
 
    与此同时,黔西南州在搬出地开设“倍增课堂”,在搬入地开设“社区课堂”,通过“两个课堂”,让搬迁群众打开眼界,消除思想顾虑,把安置点作为新窝,让搬迁群众深切感受到不是他们去融入城市,而是城市主动靠向他们、融入他们;让搬入地群众看到搬迁群众是人才,是财富,而不是负担,使搬迁群众与搬入地群众共同团结和睦地开启新生活。
 
    “2号院”里的村民,和布依风情小镇里所有易地扶贫搬迁户一样,正一点一点的融入城镇
 
 3/3   << <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本网(黔秀网 www.qianxiuwang.com)所刊登照片、信息内容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并署名来源)如有侵犯权益,请于作品发布后的5日内与本网联系;Email :qxnrmw@163.com ;微信:Alne7879

相关推荐

2023年黔西南州小学生素养竞赛在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民航校区举行(图)

2023年黔西南州小学生素养竞赛在兴义市向阳路小学民航校区举行(图)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提升教师创新能力 - 黔西南州教育信息化研究专项课题开题报告会(图)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提升教师创新能力 - 黔西南州教育信息化研究专项课题开题报告会(图)

黔西南州举行第二届英语风采大赛暨演讲比赛(图)

黔西南州举行第二届英语风采大赛暨演讲比赛(图)

图集

资讯 风情 玩遍黔西南
以上为推荐点击查看更多图集>>
广告

猜您喜欢

旅游 教育 招聘
查看更多+
广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