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佑布依山寨的“微治理”
秧佑布依山寨的“微治理”
本报记者肖雄
2月21日正午,从册亨县城出发,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行驶,一路崇山峻岭,树木葱郁,两个小时后,便到了该县弼佑镇秧佑村。记者走进村委会活动室,看见30多个群众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商量着事儿。
一
“我们村准备搞油茶种植和养殖场,大伙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弼佑镇镇长王顺弘说了镇里的想法。
“那当然好咯,镇长您先说说。”
“我对养殖感兴趣,想参加搞这个养殖场。”
“我家一直弄农业这块,我参与油茶种植嘛。”
……
王顺弘的话刚一说完,在场的村民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为村子的发展出谋划策,讨论得热火朝天。
“村里有什么大小事,我们都组织大家一起来商量,群策群力商量着干。”王顺弘如是说。
王顺弘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在交流中,几件事也印证了他的说法。
2006年,大寨村委召集村民共同商讨修水泥路的事宜。“只要是为了村子的发展,我们都无条件支持。”说起修路的事情,现今67岁的杨秀德老人坚定地说。
村民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口头上,还表现在行动上。当修路提上日程后,村里的青壮年放下手上的活路,自愿参与修路,而村里的老人妇女则为修路人送水送吃的。当路挖进寨子后,涉及的农户,自愿杀鸡招待修路工人。“当时修到我家,老板说他去过那么多地方修路,还从来没有见过像我们村子这样齐心的。”杨秀德回忆说。
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秧佑村通了毛路。2016年,秧佑村的水泥路也修好。
“当时修路,大家的想法还是很多,但通过多次组织大伙开会共商,都自愿贡献自家的土地。”秧佑村村主任杨通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