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黔西南人物

为了婚前的那一个承诺(图)

黔西南日报2015-11-17浏览

     他其貌不扬,老实憨厚。行走在茫茫人海里可能没有人会多看一眼。然而,在这个五口之家,他却是顶梁柱,妻子的好丈夫,孩子的好爸爸。为了结婚时的一个承诺,近二十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独自一人撑起这个贫困的家庭,再苦再累,没有一句怨言,始终默默地坚守着曾经许下的诺言。他就是兴义市敬南镇拢岸村云上组村民唐启明。 

    为了婚前的那一个承诺
 
    高建兴
 
3c5eb7ef00a2bf67185a4d7db47f45d2.jpg
 
    唐启明和妻子
 
    光棍汉的白日梦
 
    唐启明出生在拢岸村云上组一个贫困的家庭里,他天生憨厚老实,不善言辞。书,没读过多少;字,不认识几个;远门,没出过几次;世面,没见过多少。
 
    生于大山,长于大山的他,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云上这个地方度过的。
 
    唐启明二十几岁的时候,寨里与他同龄的男青年都成家了,有的还当了爸爸。唐启明的父母也托媒给他说过几门亲事,都没有成,原因是他家庭贫困,人又老实,不善言辞,用对方的话来说是:“憨兮兮”的。一晃28岁的他还是孤身一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守旧的农村,成家是头等大事,你可以没钱,没房子,但就是不能缺后。一个人要是成不了家是没有人看得起的。寨里人都叫他“老厂长”(老光棍的意思)。
 
    看着儿子快30岁了,与他同龄的人孩子都八九岁了,父母很是焦急。也不断地到处请人说媒,还是没成。就在他三十余岁那年母亲去世了,唐启明与父亲相依为命。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岁的增长,唐启明成家的念头也渐渐淡了,在他看来这辈子要成家只是做白日梦了。
 
    只要是女人就行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唐启明抱定打一辈子光棍的时候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窗口。1998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天气炎热,太阳像蒸笼一样炙烤着大地,可是对于唐启明来说,这一天却是人生的一个春天。这一天唐启明跟往常一样吃过晚饭后跟父亲坐在院子里边乘凉边吸着水烟筒。这时候邻居卢家立上他家串门子来了。
 
    卢家立告诉唐启明,新场菜籽湾王友才家有个女儿,今年19岁,你要不要请媒婆去看看。
 
    “好啊!”70多岁的老父亲见有人主动为儿子张罗婚事,高兴地抢先说。
 
    “只是我今年都36岁了,人家看得上?”听到卢家立说对方才19岁,唐启明不抱希望地说。
 
    “是啊,启明今年36岁了,人家姑娘才19岁,整整大了17岁,人家看得上吗?”听了唐启明的话,刚刚还欣喜若狂的老父亲也忧虑起来。
 
    “你们听我说完嘛!”卢家立吸了一口水烟接着说,“不错,姑娘是比你小了十多岁,不过,姑娘带了点残疾,半边手脚不得力,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你考虑一下吧,愿意,我就陪你去看看。”
 
    “愿意,愿意,只要人家喜欢。”老父亲抢着说。
 
    “哎呀!你老鬼,又不是你找对象,关键是听启明的意见。”卢家立说完看向唐启明。
 
    “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挑哪样哟,只要是女人就行,只要人家喜欢。”唐启明说。
 
    第二天,唐启明就拿着礼物到卢家立家,请他做媒去菜籽湾王友才家提亲。
 
    结婚前的承诺
 
    王之先是王友才的二女儿,中等身材,圆圆的脸蛋,笑起来两个甜甜的酒窝。她漂亮,聪明,读书成绩优异。按理说她未来的人生应该是幸福的,美好的。然而,命运之舟却把她载到了彼岸,一个意想不到的彼岸。一年前的一天,她突然感到右半边手脚软弱无力,像没有吃饭一样,继而越来越严重,行走困难,右手弯曲伸不直,筷子都拿不稳了。并且说话口齿不清,上气不接下气,一句简短的话她要分几次才能说完。父亲带着她看遍了城里的大小医院,花去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债,病情却没有好转。医生说是半边瘫。
 
    当王之先的父亲来到唐家,看到他家满屋子包谷时说:“人,说聪明, 聪明不到哪里去,说憨,也憨不到哪里去,人倒是个老实人,勤快,是个种庄稼的好手。我女儿的下半生交给他,我放心。”
 
    结婚的前一天,王友才把唐启明叫到卧室里,严肃地说:“我女儿的下半辈子就交给你了,她是个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你要好好待她,一辈子不能变。我不要求你把她放在家神板板上供起,让她穿金戴银,但至少不能饿着,冻着,更重要的是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不许打骂她。如果让我知道了你对她不好,我就把她接回来。“
 
    “我会好好照顾她,让她吃饱,穿暖,绝不会动她一根手指头,一辈子不变!”唐启明在岳父面前郑重地承诺。
 
    尽量让她开心
 
    结婚后,唐启明没有忘记在岳父面前许下的诺言,对妻子像对小孩一样的呵护着。
 
    王之先除了能自己吃饭外,其他的生活几乎不能自理,更不用说上坡干农活了,梳头、洗衣服都是唐起明帮她。
 
    唐启明家经济本就拮据,大山里除了包谷,没有其他经济来源,饭是有吃的,就是没有钱,再加上结婚时欠了不少债,日子更紧巴了。尽管如此,唐启明就算自己不吃不喝也绝不让妻子受到委屈。妻子喜欢吃芭蕉,每到赶场天,唐启明就总要想方设法买几斤回来,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妻子常常唠叨着要买雪花膏擦脸,唐启明就算借钱也要去超市买,尽量让她开心。
 
    唐启明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父亲老了,干不动农活了,一家人五六亩责任地都是他一个人种,每天天不亮他就上山干活,有时候要夜里八九点钟才回来。吃完晚饭后还要给妻子洗衣服。好在父亲虽然干不动坡上的重活,但也能帮助料理一些家务,煮饭,喂猪,扫地……虽然累,日子倒也快乐。
 
    为了还结婚时欠下的债,忙完了地里的活,唐启明又去附近工地上做零工,下班后连夜赶回来照顾妻子。
 
    有了孩子后,妻子的智障越来越严重了,精神失常起来像个小孩子,嚷嚷着要去这去那。有时候她会一个人悄悄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到寨子对面的大马路上去玩,车来了她也不知道让,有一次差点被一辆疾驰的摩托车撞倒。
 
    黑夜里的寻找
 
    2005年9月的一天,唐启明的老父亲带着几个孙子到丰都女儿家玩去了,唐启明在龙场街上做零工。早上出门的时候,他把妻子托付给邻居何某,叫何某煮饭给妻子吃。这天工地上收工得很晚,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家里一片漆黑。
 
    “呃,妻子今晚咋不开灯呢?”唐启明自言自语。
 
    “之先,开灯嘛,黑灯瞎火呢!”唐启明大声叫着,没有回应。“之先!”他又叫了一声,还是没有回应。睡着了吗?唐启明有些奇怪,妻子每晚都要看电视到12点钟才睡觉,今晚咋睡得这么早?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走进卧室,拉亮了灯,卧室里空无一人!他急了,又拉亮了另外几间屋子的灯,也没有妻子的影子!他更急了!
 
    妻子去哪了?唐启明来到何某家,何某告诉他,下午6点钟,王之先吃过饭就睡觉了,她见王之先一切正常,就回家了。
 
    听完何某的叙述,唐启明不禁全身起了鸡皮疙瘩,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那天晚上,唐启明挨家挨户走遍了整个寨子,都没有没有找到王之先。
 
    夜,漆黑的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唐启明打着手电,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搜寻着。“之先,之先……”急切的呼唤在山野间回荡,然而只有山谷的声声回响,却没有妻子的一声回应。他踏遍了林家寨附近所有的山峰,搜遍了每一个角落,还是没有发现妻子的踪影。
 
    深秋的深夜是寒冷的,他只穿了一件衬衣,冷得牙齿咯咯作响。电筒的光也渐渐微弱了,唐启明带着焦急失望的心情无奈地回家了。
 
    鬼使神差,回家时他走的是后门。当他走到自家屋后菜地时,突然发现一个黑影!他心里倏然一惊,继而狂喜!他快速走进黑影,借着朦胧的电筒光一看,顿时大喜过望,那个黑影正是自己的妻子!
 
    王之先盘腿坐在菜地里,左手捏着一团泥巴,正开心地笑着。她的头上、脸上、身上,到处沾满了泥巴。看着他傻乎乎地笑,唐启明没有半点怨言,默默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把她扶起来。
 
    嫁人就嫁唐启明
 
    王之先自己都要人照顾,更别说照顾孩子了。唐启明当爹又当娘,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是他一个人在操心。虽然没有母亲的关爱,几个孩子却跟别人家孩子一样活得开心快乐。饿了叫爸爸,冷了叫爸爸,被人欺负了叫爸爸。
 
    王之先精神失常起来就像小孩子一样,脾气一点都不好,想走哪个孔孔钻就往哪个孔孔钻,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大嚷大叫。一次,唐启明在楼上剥包谷,王之先见邻居家小孩子在吃甜酒,就嚷嚷着要吃甜酒。她左手拿着碗向楼上的唐启明嚷叫:“我要吃甜酒!我就是要吃嘛!”唐启明说,等一哈我把最后几个包谷剥完了就舀给你。她一生气,手一扬,就把碗扔到了院坝坎下。唐启明没有一句责备的话,他急忙下楼另外拿碗舀来甜酒,递到妻子的手里。这时王之先生气了,不吃了。他像哄小孩子一样:“之先乖,之先快吃甜酒,吃完了我们去玩过家家。”听说吃了甜酒玩过家家,王之先破涕为笑,大口大口地吃起甜酒来。
 
    邻居卢某见了说:“你打她两棒棒嘛,跛脚瘸腿的,样事做不成,脾气还不小,你还有闲心哄她,换上我,早两棒棒打死她喽!”
 
    唐启明平静地说:“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向岳父承诺过,这辈子不动她一根手指头的呀!”
 
    “哈哈哈,哈哈哈!”卢某听了后放声大笑:“唐启明啊唐启明,你什么都好,就是太老实了。承诺算个屁啊,都是哄鬼的。当年我娶我老婆的时候,她与我约法三章,晴天不干活,雨天不干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顿顿吃肉。要我发誓。我当时还不是承诺了,还对天发誓。现在呢,顿顿吃酸菜,晴天雨天都要上坡干活,还要跑快点哟!”
 
    唐启明说:“之先不同啊,她是残疾人,她也不想成这样子。我当初算到是娶不到老婆的了,幸好老天把她赐给了我。她还给我生了几个孩子,做人不能不讲良心啊!”
 
    2009年腊月的一天,王之先病了,发高烧。唐启明背着她往敬南卫生院赶。那天大雪纷飞,地上的积雪有一尺来深。走着,走着,背上的妻子又犯起了精神病,哭着闹着,手脚乱动,左手用力地撕扯着唐启明的头发哭喊:“我要回家,我不去医院,我怕打针!”唐启明一面忍让着,一面哄着妻子,吃力地行走着,正值赶场天,那场面让很多人觉得滑稽,好笑,路上的行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下辈子嫁男人一定要嫁唐启明这样的,有良心,可依靠。”拢岸村青岗坡组妇女冯某感慨地说。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本网(黔秀网 www.qianxiuwang.com)所刊登照片、信息内容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并署名来源)如有侵犯权益,请于作品发布后的5日内与本网联系;Email :qxnrmw@163.com ;微信:Alne7879

相关推荐

黔西南日报社公开招考新闻采编聘用人员(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0日至22日)

黔西南日报社公开招考新闻采编聘用人员(报名时间:2019年10月10日至22日)

黔西南日报 - www.qxnrb.com

黔西南日报 - www.qxnrb.com

一粒闪光的种子 - 联恒金融技术部副经理叶其红工作访问记(图)

一粒闪光的种子 - 联恒金融技术部副经理叶其红工作访问记(图)

图集

资讯 风情 玩遍黔西南
以上为推荐点击查看更多图集>>
广告

猜您喜欢

旅游 教育 招聘
查看更多+
广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