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脱贫致富的摆渡人 - 记黔西南州晴隆县莲城镇五里村“第一书记”吴家富
曾经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如今田间地头,家长里短,退休后的他主动请战,报效家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老党员、老干部勤政、清廉、为民的公仆情怀。他是扶贫路上的践行者,他是群众致富的摆渡人,他是州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晴隆县莲城镇五里村“第一书记”吴家富。
情系乡土恋故情
从15岁参军入伍离家,1982年转业回地方工作,吴家富离开家乡已45年了。当听说选派干部任村“第一书记”的政策后,他的头脑中忽然就闪现出“故乡”的影子。恰巧州委领导找他谈及退休的相关事宜,问其对组织还有什么要求?他坚定地说:“回乡去任‘第一书记’”。
“由于多年在外,我对故乡十分眷恋,这次组织选派‘第一书记’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希望回乡为乡亲做点事。”为此,他第一时间把一封情真意切的申请递到了组织部门。
当来到老家莲城镇五里村,这里的山水草木、鸡狗鸣叫、时有炊烟袅袅,一切都那么亲切。
“我是带着责任而来,我只能用实际行动报答乡亲们的信任,如果干得不好,那我就不配当这个‘第一书记’。”吴家富说。
走村串户画蓝图
五里村是二类贫困村,共有16个村民组,人口4008人,有400多名贫困群众,贫困面超过10%。让400余名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这是摆在吴家富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走访调研是开展好驻村工作的第一步,到村任职的第一天上午,他就独自走遍了5个村民小组,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与党员带富户座谈“取经”。走访结束,他回到村党员活动室,立即组织4名村常务干部、组干部等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村级发展规划问题,从他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丝疲惫。
一年来,吴家富共走访贫困户60余户、创业户28户,调解矛盾纠纷5起。
攻坚拔寨靠党员
驻村时间长了,吴家富逐渐认识到,脱贫攻坚不能光靠村“两委”班子,还要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了他的面前:全村76名党员,其中60岁以上老党员及“伤、残、病”党员比例达50%以上,剩下的党员也基本上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