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面崛起的“教育明珠” 全州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源远流长的尊师重教之风
翻开黔西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史,一股源远流长的尊师重教之风扑面而来。多年来,州委、州政府坚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举全州之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后发赶超,跨越发展。
——大力健全教育体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出台《关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意见》,制定“五个优先”政策,实施“十大教育工程”,全力打造“大教育”平台。实现学前教育全覆盖。现有幼儿园487所,在园幼儿9.76万人,入园率72.45%,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义务教育得到巩固。全州小学入学率99.78%,初中阶段入学率11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7.2%;普通高中快速发展。实施突破普通高中教育工程9个,高中阶段入学率68.6%。同时,职业教育取得重大突破,高等教育层次得到快速提升。
——强力攻坚教育扶贫。做到建立教育扶贫档案,确保教育资源精准使用,全州建立16.49万名贫困学生帮扶档案,共落实资金6.06亿元资助学生51.71万人(次);突出智力资助帮扶,开办“册望班”,为偏远乡镇提供优质教育;开展农校对接帮扶,推进学生营养改善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统一,目前,已启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学校1216所、签约学校813所,营养餐经费助农增收3427.04万元;强化政策落实监督,在学校设立民生监督查询系统,畅通学生“民生监督·精准扶贫”查询渠道,确保扶贫、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做到壮大师资力量,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十二五”以来,共培训教师2.15万人次,招聘“特岗教师”5056名;探索联网直播教学,应用新型教学模式;狠抓中小学寄宿制学生宿舍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办学设施,提升办学水平。争取教育资金57亿元,用于建设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教师周转房、新增校舍面积、新增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食堂、补充和更新教学设施设备等。
——全面推行“四在学校”经验做法。目前,全州共有留守儿童11.17万人,留守儿童入学人数10.38万、入学率达92.8%。2009年,贞丰县探索出“吃在学校解食忧、住在学校受关爱、学在学校长知识、乐在学校感幸福”的“四在学校”工作法,深入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孤独等问题。2012年省关工委肯定了这一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要求在全省寄宿制学校进行推广。2013年,全州全面推行“四在学校”的经验做法。2014年9月,贵州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贞丰县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到会指导并指出:“开展‘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是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效探索,是适民情、顺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实事,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工程、德政工程。”
8月3日至5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率队到黔西南就教育扶贫工作进行专题考察调研。3天的时间里,袁贵仁深入3个县(市),10来个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一路走来,感触深刻,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贵州教育与东部地区、与全国还有差距,各项支持要向贫困地区、民族边远地区、革命老区倾斜,这是中央一贯的政策,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对贵州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