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将大数据与生态文明结合 实现“绿”跨越(图)
数博会上展示的产品勾起小朋友的好奇心。
生态文明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即将盛大开幕,快来看看贵州、贵阳如何将大数据与生态文明完美结合,积蓄“云”力量,实现“绿”跨越。
大数据+生态文明贵州经济发展新引擎
大数据和生态文明,对于贵州、贵阳而言,好似硬币的两面,缺少哪个方面都没法实现。
很多人都会好奇地问,搞大数据,贵州、贵阳凭什么?政府部门的解释是“自然条件”:大数据中心60%-70%的成本是电,而贵州是电能输出大省,电便宜、电丰富、电稳定;大数据中心的电主要用于降温,而贵阳年平均气温15℃,是天然大空调;最重要的是,在同等条件的城市里,只有贵阳既没有地震也没有台风,数据最安全。
自然条件当然重要,政府的主动作为也不可或缺,很少能看到有省份像贵州这样“集全省之力”发力大数据。
贵州的努力也带来了“丰收”。比如:2015年贵州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增长37.7%,且以大数据为引领电子信息产业突破2000亿元。又如:高新区作为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十二五”时期,因为发展大数据产业,让该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位从2010年的62位提升至56位,上升6位,大数据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
据悉,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贵州将围绕建设数据强省,加快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相融合,引领经济转型升级。到2020年,将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数据汇聚应用新高地、政策法规创新先行区、综合治理示范区、产业发展集聚区、创业创新首选地。
在生态文明方面,把贵州省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到2020年,力争森林蓄积量达到4.71亿立方米,湿地保有量不少于2100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9826平方公里;工业污染源废气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5%以上,县级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 10)浓度稳定在二级以上标准;八大水系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超过90%,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超过90%。
大数据+生态文明
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烈日炎炎,或步行、或行驶在贵阳市的宝山路,不但阳光暴晒不到,绿荫下还会平添丝丝凉意。849株法国梧桐从油榨街、团坡桥、蟠桃宫、省医、公安厅、师大直至相宝山、铁桥等地,从南向北穿越了两个城区,不仅见证着这座城市57年的变迁,更是贵阳建设生态文明的“代言人”,让百姓感知生活的美好和遐意。
例如:2015年,作为贵阳大数据战略行动的重要内容,代号为“701”的覆盖贵阳全城的免费无线W IFI项目正式启动。一年多的时间,以“D- GuiYang”(即大数据贵阳)命名的免费W IFI,让贵阳市民以及每一个造访贵阳的客人,在这个无网不欢的时代,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数谷贵阳”建设带来的福利。
又如:互联网看病在贵州正流行。去年,贵州省首家互联网医院的正式上线运行,“医疗机构+药店+网络平台”的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体药店等场所,就能通过在线视频诊疗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挂号、缴费无须再排队。
此外,从2016年数博会中透露,未来,大数据将辐射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百姓生活更美好。(记者 胡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