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走进黔东南(图)
两条底线一起守 两个成果一起收
——2015年全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走进黔东南
8月17日,全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一组代表,在观摩完铜仁市重点项目后,又马不停蹄走进黔东南州。
青山争秀,碧水长流。
产业兴起,城镇一新。
代表们欣喜地看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比翼齐飞,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相得益彰,项目建设热潮涌动,让黔东南这块古老的土地更添灵动、激情与活力。
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收。生态美的黔东南州,正用一个个成功的鲜活实例,生动诠释着贵州牢牢守好发展、生态“两条底线”的历史担当。
有守还有进
创新促升级
生态要守牢,产业要高端。无中生有,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任何事只要想去做、用心去做,就有可能“无中生有”。
在广顺集团贵州全世通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进口机器臂轻松自如地操控着配件生产。
2012年底落户凯里市炉碧经济开发区以来,全世通不仅创造了10个月建成7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办公、宿舍、道路等项目的速度,更带动落户一批产业链企业,为凯里新添了一座高新技术产业园。
“要像‘老母鸡下蛋’,做大产业链,让更多的企业为你配套。”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对企业负责人表达关切。
炉碧经济开发区也因势利导,建立了一个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园,精准定位、精准招商、精准兴业。
位于凯里经济开发区的贵州黄帝车辆净化器有限公司,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典型代表。公司拥有国际上最为先进的重结晶碳化硅颗粒过滤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出的颗粒捕集器(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公交车、卡车和重型柴油车的废气排放。
“经过处理后排放出来的空气比我们现在呼吸的空气都要干净。”公司董事长黄利敏博士笑着向代表们介绍柴油机微粒过滤器的功用。
在我省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劲风”吹拂下,黔东南依靠生态环境、生物资源、民族医药、药品品种等多重优势,积极推进新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率先发展。
“无公害、绿色、全植物提炼……”这些词语不时从公司董事长杨志勇的口中蹦出来。在贵州苗侗百草医药产业园内,代表们端起一杯杯用中医祖方研制的辣木茶,细细品,慢慢砸,不时有人笑着说“再来一杯!”
园区总投资约2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年创税2.4亿元,解决就业2000人以上。中草药种植基地辐射全州16个县市,已推广种植中药材10万亩,带动了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真正做到了“既实现经济发展,也保住了生态环境。”
“你们的产品很丰富、有档次,关键要看准市场,扩大消费群体,同时还要提高农民的收入。”陈敏尔在观摩完企业后,语重心长地说。
铜仁市委书记、市长夏庆丰对黔东南大健康产业发展印象深刻,他说:“苗侗医药产业园,不仅有中草药种植还有产品的精深加工,产品不仅有食品、药品还有护肤品,已经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与此同时,通过大健康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又带动了黔东南州体验式旅游的发展。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十分值得学习借鉴。”
有林还有业
青山变金山
清水江畔,坐落在剑河工业园区的剑河园方林业投资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设备和技术工艺最先进的木材加工企业之一。
一幢幢工业化模式生产的小木屋,精致、典雅、美观、大方,让代表们眼前一亮。
公司的两个“全国第一”着实不简单:国内第一家采用各种木材作为原料的专业加工生产线,定向刨花板生产线的建成,将改变我国一直从国外进口刨花板的历史;从德国林克公司引进的集成材生产线,为国内第一条全球领先的小径材制材设备。
园区内伫立的几栋传统木结构、北美轻型木结构、苗侗元素木结构、现代木结构样板房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
“能不能实现工程定制?”“木材资源怎么配置?”项目介绍人一一回答代表们的关切。“小到瓦片,大到厨房和卫生间,可以实现从设计到工厂标准制作再到现场施工安装的整个流程。”
黔东南最惜“林”。“我们每年可以拿到300万立方米的林业间伐指标,但是我们主动将指标削减至180万立方米左右,剩下的木材资源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进口。”木材资源的“全球配置”,为黔东南林业转型升级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黔东南最懂“林”。锯末、木渣等边角废料“吃干榨尽”,废旧木材也可以再利用,即使是灌木杂木,也同样受到重视。各种材料经过一系列加工,成为具有耐火、防腐性能的木基结构板材,规模化生产后的成本降低到每立方米1500元,具备了年产40万立方米建材板,建设两万套小木屋的能力。
目前,在西江千户苗寨、剑河产业园已经完成了共7栋样板房建造。苗侗元素木结构板房还可以拆卸,解决了农村宅基地不能抵押的难题,多家金融机构已经推出农村民居抵押信贷产品。
代表们认为,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黔东南依托自身资源,独辟蹊径找准生态工业发展切入点,为全省推动林业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经验。工厂化木屋生产模式在我省扶贫生态移民、景区建设乃至全国市场具有广阔前景。生态生产两不误,观念一更新,遍地是黄金。
有城还有江
宜居幸福来
盈盈一江水,缓缓东流去。曾经,灵动俊美的清水江绕城而过,凯里却始终只是座山城。
如今,一条全线长24公里的清江大道,将凯里城市中心整体向清水江边扩展,清水江变为了城中江,推动凯里完成了由山城时代向滨江新城的蝶变。
民族旅游竞技斗牛城、游方谷滨江公园,30公里长的炉碧大道横贯南北,曾经相隔近2个小时路程的工业园区,如今已勾连一体,从炉山到碧波只需半小时。作为全省重点培育的千亿级工业园区——炉碧工业园区开发区入驻企业已达91户,吸引了富安鸿达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欧码陶瓷等知名企业陆续入驻,上半年已经完成工业总产值53亿元,生动地诠释了同城化的产业聚集效应。
在凯里经济开发区生态移民新城的广场上,群众们搭起了百姓舞台,载歌载舞,用歌声和舞姿表达对新生活的热爱。这里,将安置来自全州5200余户农村生态移民。
建设过程中,每户一套房屋、一个门面、一人就业、一户低保的“四个一”优惠政策惠及千家万户,推动农民向社区集中、进企业务工,确保失地农民收入不降低,生活有保障。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龙超云说:“凯里在变,黔东南也在变。不少项目实现了从数量到质量的提升,产业结构实现了从效益型向生态型转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黔东南项目建设的成效,展现了全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决心、信心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