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贵州”上半年林业总产值过千亿
我省加快实施“绿色产业崛起计划”助推脱贫攻坚
“绿色贵州”上半年林业总产值过千亿
“这片种的是红不软桃,个大体重,是桃中优质品种。”在安顺市普定县鸡场坡镇落东村,村支书李龙华带记者参观他们退耕还林的成果,“我们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种植,比以前种包谷来钱多了。”
在普定县,一场涉及6.25万农户的退耕还林行动干得轰轰烈烈,该县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5度以上的19万余亩坡耕地全种上了核桃、樱桃、梨、李、桃、茶叶……昔日贫瘠的荒山,如今绿意盎然。
普定退耕还林带来的变化是我省林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省把林业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大规模、高质量开展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等工作,当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已提升到52%。为将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省林业厅提出,加快实施“绿色产业崛起计划”,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目标。今年,省林业厅进一步明晰了林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和发展路径,确立了“到2020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的新目标。
全省林业扶贫倾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带来了“满园”硕果。
上半年,全省林业总产值实现1080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1200亿元的90%,其中第一产业249.79亿元,第二产业99.56亿元,第三产业731.12亿元。同期累计完成林业投资39.1亿元,为目标任务的78.2%。
上半年,全省林业总资金的82.85%投入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402.4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落实在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占总任务的84.29%;对下达的2017年度8.5亿元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及时跟踪兑现进度,对滞留资金严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选聘2.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当生态护林员,并做好管理工作,组织对各单位生态护林员选聘和管护协议签订等情况进行重点督查。
已建成惠水、荔波珠防工程示范基地、江口石漠化工程示范基地,长顺、贵定和盘州市刺梨示范基地,基地规模560至1800亩不等。省林业厅牵头实施的7个园区基地面积达22.89万亩,入驻企业98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4个,农民合作社82个,社员数3.2万个,从业农民达到5.4万人,园区总产值达12.74亿元。全省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2147.2万亩,带动135.9万人就业。
今年,新建各级森林公园4个;成功举办“大生态+森林康养”专题研讨会,出台了贵州森林康养地方标准,习水等12处森林康养基地被命名为全省首批森林康养试点单位;基本完成林产木本中药材生产统计,重新调整了八大类经济林(水果、干果、林产饮料、林产调料、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木本油料、林产工业原料)基础数据统计。
今后几年,我省将大力发展刺梨、油茶、核桃、竹子、花卉苗木、木本中药材、珍贵木材、大径级木材、精品水果、林下经济等重点林业产业,集中连片规划建立500万亩以上“十大产业基地”,依托产业基地建设一批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以上的现代林业产业园区,推动林业产业集聚发展;创办生态修复、生态文化等“十大产业集群”,建成国家级龙头企业10家以上、省级龙头企业200家以上,打造20个以上林业科技产业大县;对接一批林业金融资本,组建各级林业投资集团(公司),建立政企银交流合作机制;创建一批林业品牌产品,积极推进森林产品、生态原产地认证工作,积极发展森林旅游等林业新业态,打造一批“森林城市”,助推贵州旅游不断“井喷”;培养一批职业林农和林业职业经理人,推动林业产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聚集一批林业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人才,推动林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探索建设现代林业生态智能综合体,用林业庞大的资源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对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前沿的生态产品。(记者冯倩)
延伸阅读
11月1日起,我省将正式启用林业生态保护举报电话9610010,在全省范围内,社会公众发现各类破坏林业生态的行为,都可拨打该电话进行举报。
记者日前从省林业厅获悉,为调动社会公众保护林业生态的积极性,减少林木损失,让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得到及时查处,9月19日,我省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启用9610010林业生态保护举报电话的通知》。
据了解,9610010接听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9:00-12:00,13:00-18:00),呼叫中心人员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举报电话转接到有关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实施单位)。下班时间和节假日,系统会自动提供语音转接服务,社会公众可按照语音提示进行举报。(记者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