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明率调研组第13次到黔西南州开展工业“百千万”工程服务
陈鸣明率调研组第13次到黔西南州开展工业“百千万”工程服务
张政杨永英第一时间现场办公落实调研组意见
本报讯 8月13日,省政府副省长陈鸣明率省调研组到我州开展第13次工业“百千万”工程服务,他强调,为企业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工作,实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目标。调研组反馈意见后,14日上午,州委书记张政,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第一时间到义龙试验区现场办公,落实调研组在我州调研工业“百千万”工程时的意见。
13日,陈鸣明先后到兴仁县登高铝业有限公司、煤制乙二醇项目,安龙县金源铁合金项目,义龙试验区宏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现场查看推进建设进度,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召开反馈汇报会,研究解决实际困难。
陈鸣明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对我们提出了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它省份的发展新路的重要指示,省委明确提出现阶段贵州的发展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我们开展“百千万”工程服务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守住“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今年以来,黔西南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本实现了双过半的目标,在全省的排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得益于黔西南州在过去良好产业发展基础上,又走出了不同于其它市州的发展新路,现在,黔西南正在建设自备电厂,可以做到西煤西用,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以低碳环保为主导的建筑建材产业蓬勃发展,在这些前提下,黔西南要守底线、走新路。
陈鸣明指出,我们的事业是一届接着一届干的,黔西南州要在过去良好的工作基础上,树立全州一盘棋思想,统筹好项目,配置好资源,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加速的问题,搞好服务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要把串联式的工作方式改为并列式的工作方式,千方百计地跑,千方百计地赶,千方百计地加快发展步伐。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规划问题,我们的规划要服从我们的主战略,服从我们的发展目标,服从我们的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目标。
陈鸣明指出,工业“百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要做好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工作,能列入“百千万”的目录都是立标杆、强骨干、夯基础的项目,我们一定要在资金、扶持、项目审批、发展环节等各个方面给予企业最快最好的支持和倾斜,扎扎实实为企业协调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我们的工业企业有好的政策支持和好的发展氛围。
省发改委副主任张晓萍,省经信委党组成员王兴权,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王龙分别对各县市和企业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答复,提出帮助解决的办法。
针对调研组提出企业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具体事宜,14日上午,州委书记张政,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第一时间来到义龙试验区元豪投资有限公司现场办公,落实陈鸣明在我州调研工业“百千万”工程时的意见。
张政说,陈鸣明副省长多次率队来关心黔西南发展,推进企业发展,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全省“双服务”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让我们对做好工业工作充满信心,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好陈鸣明副省长对黔西南州做好新型工业化工作的指示精神,实现精准落实。要不折腾,一届跟着一届干,踏踏实实和老百姓过日子,和老百姓过踏踏实实的日子。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抓好工业强省、工业强州的各项工作,守住“两条底线”,把握好导向,充分利用我们的自身发展优势,保持战略定力,把陈鸣明副省长调研中提出的具体问题明确责任,抓好落实。
张政说,所有的成绩是历届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出来的,过去的很多好传统、好做法、好业绩都为我们下一步走得好、走得远打下了良好基础,过去的很多,化成了工作的动力,我们要把陈鸣明副省长和省直部门做好工业强州的各项工作,第一时间领会好,第一时间落实推动好。
杨永英说,我们要认真学习陈鸣明副省长和省调研组的精神,用心服务,用智服务,用力量服务,企业发展,各县(市、试验区)和州直相关部门一定要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为“百千万”工程以及项目集中开工百日攻坚工作全力搞好服务,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让项目落地生根,投产达产。
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陈国芳,州政府副州长李杰参加现场落实会。(本报记者 卢雁妮 尹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