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责任和感情做群众工作 - 兴义市“第一书记”工作点滴
今年以来,兴义市扎实开展“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各 “第一书记”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坚持问题导向,讲究方式方法,采取说服教育、积极引导,注重为群众解决生活难题、生产难题和致富难题,扎实为民办实事,为群众解决问题600余个,办实事好事900余件,各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群众的困难 便是我们的困难
新场村是一个自古民风淳朴,乡邻和睦的村子,它位于兴义市清水河镇,在该村的向阳四组有一位名叫贺大良的老人,75岁贺大爷的儿子现已去世,家中就剩下两个老人,78岁的老伴因无法接受儿子去世的事实伤心过度,从而导致大脑受损,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身为清水河镇新场村驻村“第一书记”范增锐,了解到贺大爷的情况后,马上同村支书走访老人家进行看望慰问。贺大爷家是一座年久失修的土墙房,房屋内部全是用木头搭建起来的,屋内设施及其简陋,房顶上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漏洞,由于年久失修的原因,房屋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这一幕景象深深触动了范增锐的内心,可是老人家不同意修房,因为自己年迈,无力修房,想把这些补助就拿给那些更需要的人。但经多方面的考虑,范增锐还是决定要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要让大爷大妈有个舒适的环境安享晚年,但他多次劝解老人都失败了,最后一次,他无奈地劝到:“大爷,若您的孩子还在,必然不会让您住在这么危险的地方,下雨天屋里下小雨,冬天屋里透凉风,你们两老的身体会挨不住的,更何况是我们呢,我们也是您的孩子啊!怎么能看着您们住在一个四面透风的房子里呢!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都在为我们老百姓考虑,并带来了很多实惠,您不能辜负国家的一片好心,不能认为老了就是给国家带来负担。大爷,你的困难便是我们的困难,我们一起解决,住房问题必须要解决。”
三天后范增锐再次来到贺大爷家开展工作,大爷一见到他就说:“小范,我想好了,房子我修,但是劳动力我家是没有的,你给我想个办法吧。”听大爷这么一说,他上前握住大爷的手说: “贺大爷,您放心,我们把这个房子放在农闲季节翻修,发动村上来帮您,您放心,补助的钱村上马上就上报,我们争取早日修建完工,让您住上安全的房屋。”得到了这个承诺后,大爷含着泪说:“那就放心了,希望今年过年的时候能搬进去,和老伴过一个温暖的年。”
群众的心声 我们来细听
南盘江镇梅家湾村苗寨所处的河岸,以种植甘蔗加工为主,水产养殖为辅,风景十分秀丽,吸引了一些慕名而来的游客在码头租船去垂钓、游湖,给当地住户带来不小的商机,但是也带来不少的问题,由于没有停车场,很多驾车前来的游客把车辆停在村寨里,到处是乱停乱放的车辆,久而久之就没有了秩序,严重影响村里的交通,给大家出行带来了困扰。
刚到梅家湾村的“第一书记”张先联和驻村干部吴升福,在走访调研时,随处听见了群众的怨声后,便暗暗记在了心里,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走访调研,想了一个一举多得的办法,就是找一块适合的土地,修建停车场。于是驻村工作组立即向市移民局汇报该情况后,市移民局领导十分重视,数次深入梅家湾村调研、勘查,决定在码头修建停车场。驻村工作组顺利争取到近10万元资金,修建1220㎡的码头停车场。目前该码头停车场已顺利通过验收。据统计,码头停车场一次至少能停10辆车,1年毛收入可达4000元,全部纳入村集体经济。停车场的修建既解决了村民出行不方便,又可让外来旅游车辆到停车场统一停放,还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积累,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环境。
做群众工作 讲究方式方法
今年朱奎到清水河镇联丰村驻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并帮助联丰村雨补鲁进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建设,美化房屋、改善环境,吸引外来游客,为村民带来经济利益。
建设初期,村里就准备把雨补鲁村民吴斌家作为房屋美化示范点,但是一开始吴斌和家人就极力反对,他们误以为是政府要拆迁他们的房屋,听不进去别人的解释。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朱奎立刻去做他的思想工作,第一次到他家,朱奎直接和他说,准备把他家一栋3层楼平房作为一个试点,把外墙瓷砖清除,贴上石板,瓦房屋面翻修,房顶上加斜屋面。当时朱奎没有说出这么做的原因和带来的利益,导致吴斌及家人非常不理解和反对,一家人大吵大闹,没有给朱奎解释的机会,弄得大家不欢而散。回去后他好好的想了一晚,觉得是他的工作方法有错误,应该先说明这样做的目的,即给大家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经济收入,这样他们就不会误解。明白方法不对后,朱奎第二次入户与吴斌及其家人交流沟通,和他们说这是好事,能够改善大家的生活环境,也能够吸引外来游客,让大家有更多的收入,让大伙都能过上更舒适的生活。经过这两次的交流才最终消除他们的误解,并结合其房屋宽敞,位置特殊,帮他出主意,鼓励他支持改造和自主创业。经过不懈的努力,思想工作通了,现在吴斌家房屋的各种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吴斌还经常帮助他做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