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巍巍 —— 追记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
整个“十二五”期间,全县贫困乡镇从12个减少到4个,贫困村从56个减少到52个。2015年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39元,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一番,全面小康实现程度86%。
时序跨进“十三五”,是黔西南,也是晴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
2016年初,州委将全州8县市、义龙试验区划为五大战区,推行战区制,组建突击团,签下军令状,打响攻坚战。姜仕坤所率的晴隆县是脱贫攻坚第二战区,到2018年,所有贫困乡镇要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但是,军令如山!必须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高位进入。
于是,以姜仕坤为“班长”的县委班子,以“大党建”为统领,制定出台了“1+15”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党建扶贫、山地农业扶贫、山地旅游扶贫、生态建设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十四项工作计划”……
于是,以大力发展山地经济为引领,“羊、茶、果、蔬、烟、薏”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以“二十四道拐”为标志的山地旅游开始走向世界……
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出生农村家庭的姜仕坤,受党培养教育多年,深知广大农村老百姓“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源于这份朴素的情怀,奋战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他始终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上,身先士卒到一线,用双脚行走在晴隆山间。
2月26日,晴隆县召开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姜仕坤带头庄严宣誓——“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号召全县党员“向我看齐”,县级干部每人帮扶2至3个村,同时承担15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科级及以下干部每人帮扶6至18户贫困户,与精准贫困户结成联系对子,实现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帮扶时间为3年,分批脱贫,群众不脱贫,帮扶不脱钩,责任不解脱。
“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是群众的‘贴心人’,要做到态度上‘亲民、为民、依民’,工作上要‘讲真情、办实事、出实效’。”姜仕坤在大会上十分动情地说。
全县2878名干部迅速深入贫困户家中……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一方水土更养不起一方人。姜仕坤多次与已经并入大田村的兰蛇4个组的村民共商,和老百姓算收入账,谈兰蛇坡地理条件的恶劣,动员大家搬到生活条件好的县城,获取更好的生活和发展,得到村民积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