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公仆情怀 ——追记黔西南州晴隆原县委书记姜仕坤(图)
2月26日,晴隆县召开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姜仕坤带头庄严宣誓——“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他在大会上动情地说:“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是群众的贴心人,要做到态度上亲民、为民、依民,工作上讲真情、办实事、出实效。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马上就办,一抓到底,水滴石穿。”
会后,姜仕坤带领县委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全县2878名干部迅速深入贫困户家中。
边远的大田乡是姜仕坤的扶贫联系点。针对该乡大田村兰蛇等4个村民组地理条件恶劣,不适宜人居,他与村民们共商,和老百姓算收入账,动员大家易地搬迁,搬到生活条件好的县城,获取更好的发展,得到村民积极响应。
在第一轮精准识别贫困户时,姜仕坤来到大田村鹞子村民组贫困户肖长青家。了解到肖长青会电焊技术,他当即协调1万多元资金,为肖长青购置了一套电焊设备,在大田街上租了一个门面开起电焊铺。如今,肖长青平均每月收入三四千元,生意越来越好。
在大田乡董箐村砂下村民组,姜仕坤曾于2015年5月来到低保户王东家,为其协调4860元帮扶资金购买了一头母牛犊。今年3月初,姜仕坤再次来到王东家,看到牛犊已经长大很多,并且圈里新增了一头母猪,一问,原来是从别家租来喂,下崽后进行分成。农户自觉脱贫的行动让姜仕坤笑了,他立即自掏腰包,拿出身上所带的1800元钱,安排当地干部为王东家买一头带崽母猪。如今,王东家的母猪已经下了9头猪仔。
一生清正廉洁,心中装着家国,却没有自己
姜仕坤生长于册亨县坡妹镇乡下的一个苗族家庭。1990年7月,姜仕坤毕业于黔西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同年8月分配到坡妹镇工作。凭借着踏实工作的作风,姜仕坤一步一个脚印,在基层多个岗位锻炼后,走上了县级领导岗位。
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县委书记,姜仕坤不断通过学习强化自己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工作之余,看书是姜仕坤的最大爱好,在他住处的书柜里,装满了各种与工作相关的业务书籍。而记者见得最多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系列书籍和方针政策、法律纪律的读物。他就是通过不断学习,培养自己的党性,增强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党的培养和长期的学习,使他形成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党的培养怀感恩之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关心他人细致周到,形成了坚定的党性原则和个人人格魅力。
“我是2011年底到晴隆任县委书记的,和仕坤同志共事两年多时间。仕坤谦虚、谨慎,办事讲原则,基层工作经验丰富。”黔西南州委常委、兴义市委书记许风伦回忆与姜仕坤相处的时光,由衷感言:“在干部问题上,仕坤看人很准,我们都喜欢踏实务实的干部。他所建议提拔重用的人选,都很公道正派,现在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
“仕坤书记勤勤恳恳,一心为公,关心同志,待人真诚。他既是班长,又是兄长,晴隆的发展,一点一滴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县长查世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