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公仆情怀 ——追记黔西南州晴隆原县委书记姜仕坤(图)
交通建设是当务之急——
面对很多村不通公路的交通现状,在县里无资产抵押银行贷款的困境下,姜仕坤几次上门找到兴义公路局,由公路局出面贷款,晴隆县作担保,保证了6000多万元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对通乡公路进行油化和修建安全防护栏,并整合新农村建设等各类资金,新修和改造通村公路,建设通组路和连户路。
农民致富是当务之急——
为了寻找农民致富的路子,姜仕坤不辞辛劳,经常白天进村入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基层最前线访贫问计,到企业调研座谈,晚上回城后又召开会议到深夜,寻找产业发展出路,形成了“羊、茶、果、蔬、烟、薏”的六大特色产业并付诸行动。
深入边远贫困乡村察民情、解民忧,与群众算发展增收账,为群众找发展出路,是姜仕坤多年的工作常态。由于对农村工作熟悉,姜仕坤基本成为解决群众问题的活字典,干部们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他耐心细致教方法,并尽量抽出时间现场办公。在他的心中,根植着深厚的农民情结。他经常对农业龙头企业和金融部门说:“要把利益让给老百姓,只有老百姓发展起来了,大家才有发展。”他有一个朴素理念:“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晴隆县的全面小康。”他获得了“羊书记”“农民书记”“算账书记”等群众口碑。
数字显示,“十二五”期间,晴隆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20.8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5.13亿元,年均增长17.5%;财政总收入从3.4亿元增加到7.63亿元,年均增长1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1.15亿元增加到79.28亿元,年均增长48.0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329元,贫困人口减少8.6万人,下降到7.91万人,小康实现程度达86%。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亿多元,城镇化率达33%。完成营造林面积44.34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2.24%。这一切,凝聚着姜仕坤和晴隆县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时序跨进“十三五”,是晴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
2016年初,黔西南州委将全州8市县、义龙试验区划为五大战区,推行战区制,组建突击团,签下军令状,打响攻坚战。姜仕坤所率的晴隆县是脱贫攻坚第二战区,到2018年,所有贫困乡镇要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但是,军令如山!必须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高位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