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暨“中国光彩事业黔西南行”举行
乡村要留住和吸引年轻人政府要拿出一些政策,第一是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第二乡村振兴要有留住人才的措施,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返乡农民工,如果这两大人存留住了,这个乡村才是充满活力的,否则一回到乡村就是老年人或者是妇女、三八、六一部队。希望未来是这样的,政府要做一些政策。
在乡村振兴里面大学要做什么?我非常荣幸由于中共党委的信任,我做了一个民主党派的一些项目,我到珠海农业大学,也就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去做校长,这所学校目前走过了92年的历程,也是我们民主革命的先驱,何香凝(音)先生,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所大学目前已经有22000的学生,有两个校区,坐落在广东省广东市,海东区在小蛮腰的旁片,在今年6月28号,教育部在安吉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个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简单的介绍,在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更名为现在的这个学校,这个学校的校讯就是注重实验,辅助农工,为了纪念孙中山他们的意愿,在1925年的产业除了少量的工业大部分是工业,为了辅助农工,让农民的孩子,工人的孩子能到这所学校来上学,这是一所涉农的高校。今年的安吉会议,在这个会议上50所校长给习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就是说十八大以后乡村振兴是一个非常好的国家战略,涉农高校如何融入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做贡献呢?在今年的9月5号,习总书记给全国的高校校长书记们回了一封信,鼓励、勉励我们要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大贡献。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我们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极好的机会。过去高校培养学生可能就是自己在教育部的指导下设立一些课程,我们现在更重要的是看看乡村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所以我们现在跟一些大型的企业建立合作,采用定单式的或者是定向式的,或者是培养这样的方向的,我们跟华大基因,跟海大等一些企业,这样的人才就适合乡村振兴的人才,而不是单一方面的。
在培养乡村振兴我们这些大学生去了,他们带去的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活力,带去的是技术,是观念,是体制机制的创新。如果有了这批大学生下去,我想我们很多领导,很多专家的一些想法就能够通过他们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