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黔西南新闻

雨补鲁:村民重拾走幡文化 提升旅游文化吸引力(图)

兴义市新闻中心2015-10-31浏览

图为陈氏村民排演古幡会选段.jpg

图为陈氏村民排演古幡会选段

     雨补鲁天坑位于清水河镇联丰村。天坑呈喇叭花形,底部平坦,高低差610米,周围奇峰林立。坑底住着157户人家,陈姓人家占全寨人口的绝大多数,据传是明朝陈友谅的亲眷,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雨布鲁天坑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土地肥沃、风景秀丽、适宜人居,也是兴义又一处的“世外桃源”。地质专家表示,雨补鲁天坑是罕见的有人居住的天坑,是大自然巧妙的造化之作。

    今年5月,雨补鲁被正式确定为清水河镇示范小城镇镇村联动发展的示范点,开始实施保护和修缮传统古村落的各项工作,重拾陈氏古幡会便是恢复雨补鲁古村落传统文化的重要项目。日前,记者一行走进这个神秘的天坑,正巧赶上了村民们正在排练陈氏古幡会选段——佾舞。
 
    村民们排演的这段佾舞,称为文武释奠佾舞,分为文舞和武舞。跳文舞时右手执羽,常用雉尾,左手执龠,即是短笛形的竹管,分别有立荣、立声之意。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一节乐曲一组动作。
 
    村民陈明铭向我们介绍,相传在650多年前,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中被朱元璋打败,其家眷中的一支历经数代奔波,最终逃到了这个既隐蔽又能休养生息的天坑繁衍下来,为了寄托对中原家乡的思念,雨补鲁陈氏先祖把中原的古幡文化带到了这里,他们仿照宫廷制作了管乐器材,经常在思乡台上弹奏古幡曲、跳古幡舞蹈,与纳秧表亲戴氏家族每年举行走幡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乡土文化在慢慢的消失。如今,雨补鲁的村民又重拾走幡文化,组建起了有146位村民组成的走幡队伍,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将这一古老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陈明铭说,陈氏村民精心筹划重拾古幡会活动,传承释道文化,希望用幡会活动来教化自己的后人崇德向善,让他们在活动中洗涤心灵、拓宽内心的广度,最终达到寨兴人和。
 
    雨补鲁古幡会文化内涵丰富,是集古文化、古宗教、古风俗、古礼数、古音乐、古佾舞于一体的民间文化活动。与纳秧戴氏表亲之间的走幡,更像是两个村寨的年度联谊机会,不但传承了传统文化,更加和谐了村民间的关系。村民们同时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提升天坑人家的文化吸引力,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雨补鲁,来感受、了解走幡文化。
 
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本网(黔秀网 www.qianxiuwang.com)所刊登照片、信息内容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并署名来源)如有侵犯权益,请于作品发布后的5日内与本网联系;Email :qxnrmw@163.com ;微信:Alne7879

相关推荐

品古诗文化·传吟诵经典 —— 兴义市丰都中学组织收看《中华古诗文吟诵之美》(图)

品古诗文化·传吟诵经典 —— 兴义市丰都中学组织收看《中华古诗文吟诵之美》(图)

兴仁:春节假期 乡村旅游受热捧(图)

兴仁:春节假期 乡村旅游受热捧(图)

兴义市则戎镇安章中心小学开展“增强文化自信、拒绝参与过洋节”主题教育活动(图)

兴义市则戎镇安章中心小学开展“增强文化自信、拒绝参与过洋节”主题教育活动(图)

图集

资讯 风情 玩遍黔西南
以上为推荐点击查看更多图集>>
广告

猜您喜欢

旅游 教育 招聘
查看更多+
广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