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明率调研组到兴义市调研工业经济运行和开展工业“百千万”工程服务(图)
图为座谈会现场
12月21日,省政府副省长陈鸣明率调研组到兴义市调研工业经济运行及开展工业“百千万”工程服务。州委副书记、州长杨永英陪同调研并主持座谈会。
调研组首先来到清水河开发区黔西南州泰龙(集团)焱鑫铁合金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场了解工业经济运行、企业生产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困难。
在省调研组持续帮助下,2015年黔西南州工业经济运行健康平稳,工业“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指标、重点产业运行、工业“百千万”工程工作等完成情况较好;工业园区建设新增入园项目101个,完成税收22.2亿元,新增就业3784人。
通过实地调研和听取汇报,陈鸣明指出,黔西南今年工业经济运行和各项事业圆满收官“十二五”。调研组每月一次的工业“百千万”工程服务实际上是和省委省政府最初开展的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双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延续,“十三五”是全面同步小康的最后五年,也是全面小康攻坚的最后五年和决战决胜的最后五年,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当前,中央作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贫困发起了全面的总攻,2020年能不能同步,关键就是能不能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我们要把握现在的大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加快发展速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
陈鸣明说,省委召开的十一届六次全会,绘就了贵州“十三五”发展的蓝图;全省脱贫攻坚大会旗帜鲜明的提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贵州贫困是主要矛盾,发展是主要任务,我们基础差、起点低、总量小,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松懈,贵州要守住“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它省份的发展新路。发展的底线,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生态的底线,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我们响亮的提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最后就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时,我们要发展好五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擦亮“五张名片”,通过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实现贵州不拖全国的后腿,黔西南不拖贵州的后腿,打赢脱贫攻坚战。,
陈鸣明强调,明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各级要为完成“十三五”的目标打好基础、夯实基础,当前,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大,但经济下行对黔西南是个机遇,黔西南有竞争优势,有煤电网的优势,黔西南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为、逆势而上、占领市场,对建好的项目要抓紧投产达产,靠工业补齐短板,做大做强“四个一体化”。省工业“百千万”工程服务组帮扶企业一定要有担当精神,要敢于担担子、钉钉子一抓到底,对引进来的项目,要帮助企业迈出“最先一公里”,要很快的走出第一步,走出“最先一公里”,最后帮助企业顺畅的走好“最后一公里”,让“百千万”项目起到树标杆的作用。
省政府副秘书长樊新中,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康克岩,省环境保护厅机关党委书记杨正伟,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王龙,省质监局副局长赵晓萍,省产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陈赵松随同调研。
州政府秘书长刘兴吉,兴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启万等陪同调研和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