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兴义市乌沙镇老乌沙小学 杨显银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历来也是数学教学实际活动中的重难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呢?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激发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感性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与生活很贴近,就可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学习“十几减9退位减”的内容时我改变了原来教法,让学生做售货员和顾客,通过对原有货物、卖出货物以及剩下的货物的体验,加强对十几减九退位减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兴趣高,参与面广。接着让学生针对情境互相编题,学生学习的激情达到了高潮。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式数学情境,自然而然认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是数学目标之一,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生活,明白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你自己的身边。例如:教学4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找有关数量是4的事例:小汽车有4个轮子,狗有4条腿,长方形有4个角……教学小数时,让学生了解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或者模拟买卖商品的游戏、星期天到市场买菜等等;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带学生走出校门,让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的。学生在观察中显得十分投入,有的说房子的墙两面对称,有的说汽车的两扇门对称,也有的说蜻蜓的两只翅膀对称……这样丰富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三、教学生学会审题,弄懂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不能正确理解把握题意,是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种较为普遍的情况:一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较弱,耐心不足、粗心大意。二是小学生由于缺少社会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较低,客观情况也确实存在部分习题所取素材与生活不太贴近,使小学生对所描述的内容不能够清晰地理解。另外,小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的限制,如“增加”与“增加到”等易混淆的词语不能够准确区分,造成对题意的错误判读,从而影响解题的正确率。教师在布置练习时,不可全盘照搬,要精心筛选习题,或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作适当的改编,对学生可能误解的词语要事先适当引导学生讨论,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准确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
四、指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须臾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总之,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